大庆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典型老工业基地和能源型城市,从九十年代开始谋求经济转型。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巩固“油气采掘”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引进发展绿色化工、现代大农业、汽车及装备制造、数字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强产学研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就业视野,切实开展红色教育,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师生于2025年7月7-11日跨省赴大庆市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一、研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升专业与就业能力
通过大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帮助,经济学专业师生围绕大庆市各类新型产业展开参观访谈。行程伊始,参观了大庆市产业规划馆,了解大庆市的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对大庆市产业发展现状有了全面的认知。随后走访了思特传媒科技、大庆数字创意设计产业园,对大庆市的数智产业发展以及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途径与成效,有了直观且深刻的体验。


本次实习重点走访了大庆市明阳风电高端制造基地、沃尔沃汽车装配厂,师生们对大庆市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领略到该产业的潜力与实力,体会到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及大力支持的重要性。随后前往高新区检察院与法院进行参观学习,以互动问答方式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司法服务对营商环境的保障机制,并探讨了就业相关问题,拓展了就业思路。


关于新零售行业,本次行程安排走访了大庆市红宝石冰淇淋有限公司和九佰街社区团购企业,了解到了食品零售与社区团购企业如何创新营销与供应链模式、改变零售策略发展壮大的历程。师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了许多关于行业发展潜力、企业困境以及就业需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交流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专业思维在工作中实现的方式方法,许多课堂外的实践经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了企业对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重视程度。

关于生态农业,师生们参观走访了悦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风农场、全兴鸵鸟特色养殖场等多家企业,了解了大庆市绿色与特色农业的发展成就与困境,学习到了国营农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新经营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收入。通过现场观摩和互动访谈,加深了同学们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理解,提高了乡村振兴的信心。


本次综合实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亲身走访企业和机构实际项目,有利于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场景结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且通过实习反馈,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贴近行业需求,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现。
二、赓续“铁人精神”,践行“三老四严”作风
实习行程中安排学生参观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科技馆和铁人纪念馆,开展“赓续‘铁人精神’,践行‘三老四严’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沿着油田的发展史进行参观,懂得了“松基三井”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油田自1959年产油以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了油田工人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刻领悟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核,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大庆石油科技馆可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立体教科书,将石油科技成就具象化呈现,师生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石油工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史欣瑶说“大庆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奋斗的故事”。人类的智慧、坚毅和创新精神在大庆油田得以充分展示。

在“铁人”纪念馆,聆听王进喜和其他石油工人的英雄事迹,“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泥浆池里奋不顾身的身影、“人拉肩扛”的创业史诗变得触手可及。“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工人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作风与精神: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在能源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铁人精神”展现了新的维度:它不仅是艰苦创业的符号,更成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跨界创新的破壁意识。每个时代都需要“铁人”,只不过奋斗的战场从荒原转换到了科技实验室、深空探测站、数字孪生系统等场景。党员同志应践行“三老四严”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强化个人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从石油工业发展到现代产业转型再到生态农业振兴等多场景,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石油工业、新型产业的发展,进而回归生态与绿色农业,在“铁人精神”的指引下,触摸工业文明发展的脉搏,感悟深刻,此行收获颇丰。本次实习实践活动与大庆市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建立了联系,以此为契机,以“校-企-地”协同育人为目标,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拟与大庆市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洽谈实习实践基地事宜,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