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经管院经济学系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

添加时间:2017-09-25 编辑:徐金鹏 浏览次数:

 

 

  9月21日,经济学系党支部在学院618室组织在校党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支部书记张建成同志主持,牛婷老师作为非党员,也参加了集体学习。  

  与会教师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大家都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强调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大家认识到,在十九大召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要明确宣示”的问题,其分量不言自明。而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并不陌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更是非常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经历过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第二,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精神状态。他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  

  7月26日,习近平再次强调,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在新的时期,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新的精神状态?党的十九大将会作出明确的回答。  

  第三,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要放在历史中审视。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承前启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看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清楚了解当下所处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来概括当下,可谓十分精准。  

  第四、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对中国人民来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可谓耳熟能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这个承诺具体写在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其中包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以及“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2012年11月29日,新上任不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既立足当下,也将眼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的深刻内涵之后,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要把学习“7•26”重要讲话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同紧扣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结合起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工作,为经管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我院男子代表队参加内蒙古农业大学首届“阳光杯”3V3篮球赛

下一条:农经系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

关闭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010011